[转]由金旭亮事件透视高校IT教育 分享至QQ空间

发布时间: 2011-12-30 23:01:28.0 点击: 598

附:一个普通IT人的十年回顾

附:我被中国的高等教育打败了

最近在网上看了金旭亮老师写的《我被中国的高等教育打败了》一文,也了解了其前前后后有关的事件。心里涌现出好多想法,入学以来就我所学专业其实一直就有好多感慨,正好借这个事情把自己长时间的想法倾吐出来。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希望朋友们看过一笑了之。
        记得以前曾经拜读过金老师的《一个普通程序员的十年》,当时由于刚迈进校门,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所以对他的经历没有很深的感触。直到4天前再一次感受其历程,久违的感动充满内心,为金老师对计算机专业执着的精神所折服。一个非专业的毕业生,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自学了计算机专业的所有课程,几年的时间写了十几万代码,凭着坚强的毅力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这是一条多么艰辛的道路,我忍不住为自己在本科阶段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而庆幸。最难得的是金老师放弃了企业的优厚待遇,毅然选择投身于计算机教育事业,看了他文章中叙述的其教学的实际过程,真的能感觉到他的用心良苦。而万万想不到的是,既然有学生通过EMAIL对其进行言论荒谬的攻击,我为此而愤怒。那人在信中写到了自己对计算机没有兴趣,一门心思的想投身到金融学当中,我只能说这种话太可笑了。既然喜欢金融,当初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不是弱智的话只能说你缺乏主见,这样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大发展的,就算当时你有难处,在大学这样一个拥有大量自我支配时间的空间里蛮可以朝着自己的爱好努力,也许你曾经有机会成为一个金融家,但是从这封信中我只能看出你的懦弱和无能。再之既然对计算机没兴趣,肯定不会涉足太深,毫不过分的说你只是一个外行人,一个外行人对计算机专业老师精心改进的有效教学方法说这样的屁话,除了病态以外找不出别的恰当词汇来形容你。我只想告诉你,如果中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老师都有如此境界,中华民族八个微软都出来了。
        金老师曾经说过在他的学生中4年代码量不到2000行的人占总数的95%,我才知道在北京理工这样的重点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如此糟糕,在我这样的三流大学里,这种现象也就更不足为怪了。永远记得学习C语言的那段日子,也许那才是我真正职业生涯的开端,4个月的课程我用1个月全部学完,并且和金老师当年一样实现了谭浩强教授所著教材的所有课后习题。那一学期的C语言课程我基本没去上,教我们的老师叫王斌,现在在桂林工学院读研究生,听过他的几节课,觉得他是一个功底不错的老师,对基本概念讲的很透彻,在课堂上提出了不少只有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才会遇到的问题。唯一的不足是最后在讲解结构体一章的时候一带而过,好象只讲了不到一节课,我当时正在看数据结构,对结构体的重要性理解的比较深,老师给大家的理由是由于给大四学生带实习所以耽误了几周课,真不明白学院是不是非要以给大一新生以后学习专业课留下隐患为代价去为毕业生配备实习教师。
       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对于我们专业来说课程实验不到位和没开这门课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说C语言是工科的基础不算夸张,不光我们计算机类专业,还有整个电气信息类的专业甚至某些机械类的专业都要涉及到这门课程。当然对于我们专业来讲,每个学校开设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是不一样的,可无论怎么开,都是培养编程能力的起点,C也是大多数后续的描述性语言,是基础的基础。那时候给我们C设置的实验课时是20学时,也就是1000分钟的上机时间,按100%的利用率算,平均调试每个程序20分钟的话,学生可以写出50个程序。就谭教授一书的结构来看,如果掐头去尾取起精华,挑出循环、数组、指针、结构体、函数这五章,每章课后的习题不少于20道,加在一起100道题,给我们的时间只够完成其中的一半,况且这还不是全部的程序,再加之没有开放实验室,这样的时间分配怎么能打好一个计算机专业人员编程能力的基础?再说说实验报告,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整个C语言的实验报告我一次也没交过,不过我研究过他们写的格式,看过后真的是不能不笑。老师发下来的是印好的习题,如果没记错的话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老师写好的程序,写出结果,二是把完整的程序抠掉几个关键语句,让学生来填写,好象每次只有一道是完全让大家自己编写的程序,这样算的话我刚才的50个程序居然还是实际情况的2.5倍。交作业的形式是把这些代码通通誊写在报告上,令我诧异的是还要加上一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我认为老师把学生手中的笔和键盘等价,而且他的脑袋神人般的具有编译器的功效。我在想如果把所有的习题都做成ACM大赛的那种OJ在线编译的模式,老师既省去了批改程序的时间,大家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只是不知道这种形式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虽然还没开设过几门专业课程,却认识了不少系里的老师,我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由于师资紧张,专业课程的进度显得有些缓慢,可他们严谨的教风是不容质疑的。这学期开设的工程数学也许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把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两门无论对应试还是对实际的专业学习都极其重要的课程排在了一起,以每周8课时的疯狂速度连讲9个星期,我现在只想知道这样做到底是理学院的老师要培养我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他要攀登自己教学生涯的极点。最不解的就是工程数学、C语言这些计算机专业的要害课程只能被伦为考查课,而那些象大学物理、毛泽东思想概论等的课程统统被分配了充裕的学时。这里想单独说一下大学物理,这是本人在本科阶段的一个污点,考试挂了科,可以说我什么都不会。从中学起我就很敬佩物理学的好的人,我绝对谁能把那么抽象的东西搞定那这个人的智力一定在155以上(我只有143),可对于我们专业来说,大学物理的应用真的不是很明显,其实我也一直想知道它的作用。教我大学物理的女老师据说是个博士,她对工作认真负责,讲课也非常有条理。有天我同学问她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她告诉那位同学说肯定不白学,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这种对自己专业在其他领域的评价我只能是一笑而过,既然这样,那么多大学物理那么多的课时是否显得有些奢侈呢?对于老师的这种回答相信从小我们每个人都听过好多,在国内的大学课程中有很多都扣上了很悬的“贵冠”,教学目的中什么培养思维、提高素质之类的话多如牛毛,揪其根本都是些凤毛菱角的东西。我明白很多体制问题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解决的,谁都想把专业搞好,谁都想让Google、IBM这些大公司多出现几个自己学生和战友的身影,但是我们有时很无奈。可想想金老师当初的境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计算机专业而奋斗呢。
        我承认我是一个生性愚笨的人,学了这么多年没有考上一个重点大学,我爱的人最后也没有和自己在一起,无论学业和感情可以说是一事无成。最近在看高德纳所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一书,由于数学功底不好,一个公式有时候要看2-3遍才会明白。但是我明白我应该为我的专业去投身,我羡慕那些聪明的人。我一直拿系里几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当作我的榜样,可是也许有很多人现在仍被困在应试教育的圈子中,没有了解专业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他们可以正确的去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一定会把自己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到底什么是人才?好多同学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他们把学校里开设的每门课程都认真对待,但是始终建立不起来实践这个观念,就象金老师所说的,一个马上就要读博士的女硕士连C++都不会用,她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去学习是不会有好效果的,For example Englinsh,我一向是不喜欢学英语的,可以说一提过四级我就很恶心,但是现在我要开始看原版的专业书,我不得不学好英语,我是为了更好的获取专业知识去学英语,而不是为了什么四级,这就要比以前的效率高很多很多。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专业能力,博士毕业又有什么用呢,高深的理论是为了进一步指导实践,连最基础的实践能力都不具备,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硕士博士。我们的专业叫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很大一部分是面向企业的,说的最最俗,企业要什么?要钱!只要你能通过高效率的工作创造利润,那自然是好样的。绝对不可能只因为那个人有博士学位去高薪聘用。不知道有人是不是幻想这样的招聘启事:“有博士学位者月薪10000,硕士学位8000,学士学位底薪6000,按在校期间获得奖学金等级和次数按月给予提成,挂科者概不录用。”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社会真是这样,那我这种人就真的变成有的长辈说的那样“不务正业”了。
        最后说说我们学院学生会,我很纳闷那些人到底在想什么。是不成熟吗?真的让人费解,怎么就能那么把自己当回事呢?学生会本来是品学兼优的人呆的地方,但是有极大一部分人在“品”字上就存在严重缺陷,第二字就更不用提了!也许大学是他们人生最辉煌的4年,毕业后……呵呵!!!多了也不想说,今天晚上宽带又上不去网了,最近网通总出现问题,不知道是谁维护的,想想中国网通那么机要的单位,也只有类似这些在大学学生会“品学兼优”的干部们才能被录用吧!
        写了2个多小时,希望系里的战友们共同努力,在IT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一席之地。
 


|返回 |   | 转到页头|
Copyright @ 2008-2024(浙ICP备2022001332号), TZOJ. All Rights Reserved.